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战争年代,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陕西会宁,成就“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千古美谈;“昭君出塞”不惧塞外的风霜雨雪,不畏道阻贼寇数众,终与匈奴首领结秦晋之好,就连沉鱼与落雁亦为之称颂;“玄奘天竺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弘法大唐促进了我国与中亚文化地区的交流……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相信人们再熟悉不过,参与其中的人们因为有着某种信仰,某个方向,在奔向前方的路上即使布满荆棘也毫不畏惧。历史是这样,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努力是好的,拼搏也没错,可一旦方向错误即使用尽力气也只是背道而驰。
今年的高考可谓一波三折,从备考到高考再到现在,纠结的莫过于湖北孝感一中原高三(3)班的师生们了。高考前夕,媒体就曝光了该班级在备战高考时集体打吊瓶,补充氨基酸的“奇观”。为了一场高考学生们昼夜奋战,而作为辛勤园丁的老师们也在那个时候肩负起“后勤保障”的职责。时至今日,就在人们渐渐以为高考硝烟已经消散的时候,一则“吊瓶班无一人上重点”的新闻成为街头巷尾的笑谈。学生考不上重点和吊瓶里的营养液也许没有太大关系,但高考前后,学生、家长、学校为高考取得胜利付出了一切,终却伤心落场的结果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在很多人看来,一场高考似乎真的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回望现实中的大学教育与就业现状,人们不是不知道它们的情况到底有多不理想,但为了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还是前赴后继投入到高考这个战场上。于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就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可试问考生及家长,当你们调动所有资源与能力奋战高考这片战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自身情况是不是真的适合上大学?高考就如同战场,当战争结束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功成名就,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优势不足的你在这场战争中也许充当的只不过是一个“炮灰”角色。
适合的才是好的,因而很多同学选择学技术,用另外一种方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或是当初高考的“战败者”,或是已经登上大学这座“象牙塔”却中途离场的,还有一些同学在高考前就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特点,选择来到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以此来发掘自身优势,为将来的就业做一份收益率高的投资。当然,在学校里,他们都收获了满意的效果,而那些已经毕业的同学在各自的岗位上正享受着高薪带来的成就感。
“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山高路远”。同样的,在成才方式的问题上,家长和考生还应该做进一步思考。毕竟成才是条漫长的路,特别是在人生转折点上一个正确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整个人生。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分析当下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才是规划好未来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