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亲爹式”帮扶就业 企业呼吁毕业生学会自主创业
近700万的毕业生人数、并不景气的宏观经济,让2013年的毕业季无比惨烈。有关部门预测,未来五年每年都将有70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而严峻。因而眼见许多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而迟迟未能落实工作,一些急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高校也开始着慌,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率。
记者获悉,当前高校的常规做法是组织招聘会、搜集招聘信息、推荐到合作企业实习或就业。然而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许多老师为了确保学生得以顺利获得职位,恨不能全天候“跟踪服务”,除了要帮助他们制作和投递简历、传授各种面试技巧外,还要为他们纠正职场礼仪,就连学生穿什么衣服面试也要给出具体意见。对于屡次求职失败的学子,许多老师还要数次安排并带领学生面试,只恨不能代替他们亲自参与企业的招聘考核。如此“贴心”的服务,被毕业生们戏称为“亲爹模式”。
然而,对于学校这种“细致入微”的就业帮扶,用人单位却深感头疼。记者采访了多家企业的HR,他们均表示:不希望招聘到那种被过度保护的求职者,他们希望也是紧缺的人才应该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还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能够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扛起自己的事业理想。基于此,他们呼吁那些“过度保护”学生的老师能够学会放手,以便让学生养成独立的个性和勇于承担的精神。
因此,如何在保障学生就业和保全学生独立性之间找准平衡点,成为了众多院校的就业导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针对这一问题,则采了“充分保障+充分放权”的模式,一方面充分保障学生的就业渠道畅通,尽可能地为学生多提供就业机会;而在学生的就业选择上则始终保持“充分放权”的态度,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就业去向。
记者获悉,为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并满意就业,学校特设了创就业指导心,为学生设置了五重就业保障和全程创业指导,除了为学生疏通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外,还与全国各地的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人才市场紧密联系,定期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筛选众多优质就业单位,让学生足不出户便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而在学生的择业意向上,山西新东方的就业导师们却从来不做任何硬性规定。不过,在平日的教学中,学校则针对学生的就业,为他们精心编织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辅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规划、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从而大幅度提升学子的求职成功率。用人单位对于万通毕业学子的综合素质也颇为满意,基础扎实、脑子灵活、工作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上进心,而且能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