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北大读技校”并非不可思议
未来消除社会对技校的“偏见”,使其受到与普通高校同等待遇,需要社会转变对技校的固有观念,更需要技校本身提高教育质量。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8年,青海学生周浩高考以省理科前5名“被迫”进入北大生命科学专业就读,3年前,爱好“鼓捣东西”的周浩因为在北大学习“痛不欲生”,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退学北大读技校”,从全国著名高等学府退学,到名不见经传的技校,这一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转型”,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类似于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毕业生毕业起薪比名牌大学生工资高的例子也已经屡见不鲜,高薪就业、永不失业或许才是其真正走红的原因。
实际上,据报道,周浩在北大学习的三年间曾努力适应所学专业,但迷茫与痛苦依旧,也曾有转专业的尝试,终无果。而从北大退学到技校后,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弃名校读技校这一选择似乎更契合周浩的个人追求。
由于追寻自己兴趣的周浩受到了赞扬,当然,质疑之声也不断,“面对社会现实吧,以后就会后悔的。”所谓社会现实,大概就是长期以来学历至上的人才市场,而质疑声背后,则是大众对技校低“大学”一等的固有观念。
但回归教育本质,无论是著名高等学府还是普通技术教育学院,都是对社会需求之人才的培养,地位应是平等的。
今年6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更应平等对待。
在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学校,考上本科却去学烹饪,或者大学毕业回炉学技术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山西新东方也以其健全的设施设备,超强的师资力量,以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创业前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学校,学习烹饪这项能够真正高薪就业,永不失业的技能。
如此再来看周浩“退学北大读技校”,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