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呼吁为餐饮业“松绑”
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建议
1.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餐饮企业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和部门,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餐饮企业运行所需知识和技能,降低创业风险,减少餐饮企业接受下岗人员的岗前培训成本,从而达到促进就业和创业目的。应协调各地产业工会,将当地有兴趣从事餐饮业工作和在餐饮业创业的人员组织起来,由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专家组,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后期的创业就业指导。
2.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餐饮业是一个传统服务业,企业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一线工作经历,烹饪技能、服务技能甚至包括管理都需要在一线工作中实习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希望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烹饪协会等部门在全国品牌餐饮企业中建立一批“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受训人员提供见习机会。
3.编写相关教材和音像制品。餐饮企业运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量的知识和规范需要系统学习,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编写餐饮业创业就业系列教材,便于从业人员系统学习餐饮企业管理和运行的知识。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餐饮服务企业的许可与监管在过去两年里已顺利交接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北京和福建除外),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发《食品卫生许可证》也统一更换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但一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例如上海、山东等地,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和2011年5月1日重新修订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餐饮企业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中,要求餐饮企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其直接的依据就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第一章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一章第三条的规定内容。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因此,上海、山东等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餐饮企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做法存在着重复行政许可、重复监管的问题,对所辖地区的餐饮企业带来执行难度和困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其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带来示范效应。
中国就业形势严峻,而中国是旅游餐饮大国,厨师行业人才匮乏。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呼吁为餐饮业“松绑”。对于厨师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学厨师,好就业,选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